人物百科  > 所属分类  >  演员   
[0] 评论[0] 编辑

赵燕侠

赵燕侠:出生于1928年3月1日,她不仅是京剧旦角领域的杰出代表,更是京剧旦角赵派的创始人,为中国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录

早年经历编辑本段

赵燕侠的童年充满了对京剧的热爱与追求。她出生于京剧世家,家庭中的长辈们都是京剧演员,这使得她从小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她七岁那年,便以“七龄红”为艺名在武汉天声戏院进行了第一次登台演出,表演京剧剧目《三娘教子》。这次演出虽然稚嫩,但已显露出她对京剧艺术的非凡天赋。 rbaike

随着年岁的增长,赵燕侠的京剧技艺日益精进。1935年,她在长沙以“七龄红”为艺名挑班演出,开始崭露头角。1942年,她正式拜京剧大师荀慧生为师,学习荀派表演艺术。在荀慧生的悉心指导下,赵燕侠的京剧表演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赵燕侠赵燕侠
rbaike

艺术生涯编辑本段

1943年,赵燕侠在中和戏院正式挂头牌演出,开始了她作为京剧旦角演员的辉煌生涯。她的唱腔悠扬婉转,唱念清脆甜亮,咬字特别清晰,表演戏路较宽,文武不挡,深受观众喜爱。她的代表剧目有《白蛇传》、《玉堂春》、《红楼二尤》等,这些剧目都充分展现了赵派艺术的独特魅力。1950年,赵燕侠组建了燕鸣京剧团,并自任团长。在她的带领下,燕鸣京剧团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京剧界的一支重要力量。1958年,赵燕侠在北京率先排演了第一出现代京剧《白毛女》,为京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她又主演了现代革命京剧《芦荡火种》(后改名为《沙家浜》),为京剧艺术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锐百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赵燕侠遭受了冲击和迫害,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她并没有放弃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困境中,她坚持学习、思考、创新,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积蓄力量。1977年,赵燕侠正式重返舞台,她的归来为京剧界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她继续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80年,她率团赴美国演出,将京剧艺术带到了国际舞台。她还多次率团出国演出,为京剧艺术的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锐百科

个人生活编辑本段

赵燕侠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丈夫张钊是一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的学者,两人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赵燕侠与丈夫育有一女,名叫张雏燕。张雏燕也是一名京剧演员,继承了母亲的衣钵。

rbaike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

赵燕侠是京剧艺术界的一位杰出代表,她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京剧演员和观众。她不仅在京剧旦角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rbaike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杜近芳    下一篇 阎岚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